全固態電池:設備升級,干法工藝價值凸顯
最近一段時間,資本市場上的#固態電池板塊突然迎來了一波大漲,比如#科恒股份(300340)漲勢尤為喜人,四天漲幅超過了50%。
科恒股份股價變化(來源:百度)
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壽命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所以,無論是從產業端還是技術端,它都受到了高度關注。而近期,這兩個方面都有一些突破性的進展。
比如#德爾股份(300473)就表示計劃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建設固態電池中試及產業化項目,同步推進智能電機產線布局。這背后,就多少可以看出,固態電池正從研發驗證快速邁向規?;a準備階段。
而在技術領域,就在上個月末,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利用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在納米尺度首次揭開了固態電池突發短路成因,這也為未來固態電池完全克服短路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
那么,固態電池未來到底何時能夠量產,作為固態電池上游的設備玩家們,能否在這個賽道上脫穎而出呢?筆者今天帶你來一探究竟。
01干法電極,搶占固態制高點
據專業機構(EV Tank)預計,到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的出貨量將達到614.1吉瓦時,在鋰電池中的滲透率有望超過10%。
而在全固態電池產業鏈中,設備玩家們,作為“賣鏟人”,往往受到更高的關注。
在生產固態電池的制造過程中,相較于傳統的濕法工藝,干法電極工藝優勢明顯(核心優勢在于低成本),有望成為全固態電池量產的主流路線,尤其是#硫化物 固態電解質技術的逐漸崛起,使得干法工藝成為其量產的關鍵。
簡單來說,#干法電極 就是通過干法混合粘結劑、活性材料和導電劑,再將其壓制在集流體上形成電極的過程。
干法電極工藝流程
美國干電極設備供應商(AM Batteries)曾經披露,采用其干法設備可在電極制造中節省40%的資本支出和20%的運營支出。而且#特斯拉 也正在推進利用雙干法(正負極都用干法電極工藝),制造其4680電芯。
而國內有些玩家也在積極推動干法電極工藝,比如清研納科就在去年建成首條鋰電池用干法電極全自動化貫通線,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推出GWh級干法電極自動化產線,實現規?;慨a。
無獨有偶,廣東國立計劃斥資約30億元人民幣,分三個階段推進干法電極固態電池產業項目的建設。#先導智能(300450)在去年年底表示,固態干法電極涂布設備已交付至韓國某頭部電池企業。
02輥壓設備成為核心
除了技術本身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外,固態電池的降本需求也推動了干法工藝的發展,畢竟該工藝通過節省溶劑來實現成本的優化。
而輥壓機作為干法工藝的核心設備,則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它是保證電極厚度均勻一致的關鍵步驟,其成膜性能及生產效率是決定干法工藝能否實現量產的核心要素。
輥壓機參數對比(來源:公司官網)
所以,玩家們也在這個領域持續發力,希望未來在固態電池大規模量產之時,實現起飛。比如#納科諾爾(832522)已經推出干法電極多個輥壓設備,目前正在進行電芯級別測試。從公司去年的業績情況看,公司去年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1.4%和30.7%。
除此之外,#贏合科技(300457)在去年上半年發布了干法電極輥壓機設備,可在制造端大幅提升極片制造效率,節約生產成本。但是其業績表現就沒有納科諾爾那么亮眼了,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近10%。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更是下降了90%,盈利波動還是比較大的。
因此,筆者認為,干法工藝未來如果能大規模鋪開,將顯著提升輥壓機等設備在整線設備中的價值量占比,進而為設備廠商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03設備成為重中之重
話說回來,全固態電池設備玩家能否享受發展紅利,還得取決于下游電池量產的路線圖。
據筆者觀察,先拋開#半固態電池 不說,全固態電池預計將于約2027年在部分高端車型上實現裝車,并在2030年進入更大規模的量產。眾多玩家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由于全固態電池采用全新的材料體系和電池結構,所以其生產工藝與現有的傳統液態電池生產工藝存在較大差異,這其中差異最大的,就是生產流程將新增干法電極設備(替代濕法涂布機)。
所以,固態電池發展將推動生產設備升級革新。這也為不少設備玩家帶來了增量空間。
設備玩家現階段應該做的,就是努力和下游電池廠們早日實現深度綁定,參照2027年的量產裝車節點,明后兩年將成為建立穩固合作的重要時期。